收起
About Us
官方电话:17793158537
官方微信公众号:haorenlawyer
刑法中的犯罪构成体系
——两阶层的犯罪构成体系与四要件体系之比较
一、两阶层的犯罪构成体系
1、简图
客观(违法)阶层:客观要件——客观(违法)阻却事由
主观(责任)阶层:主观要件——主观(责任)阻却事由
2、详图
3、图解
犯罪是由客观(违法)阶层和主观(责任)阶层构成,判断犯罪的顺序是先判断违法要件,后判断责任要件。客观(违法)阶层所要认定的是:行为在客观上是否具有法益侵害性,只有具有法益侵害性的行为才值得刑法关注。主观(责任)阶层所认定的是:行为人对该法益侵害事实是否具有主观罪过性,只有具有主观罪过性,刑法才能就该法益侵害事实谴责行为人,让其承担刑事责任。
(1)客观(违法)阶层
在犯罪的客观阶层里,首先要有一个人(犯罪主体)来实施犯罪,其次是行为主体对行为对象实施了一个危害行为,并且这个危害行为产生了危害结果,最后是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要有因果关系,这样,犯罪的客观要件就具备了。值得注意的是,因果关系是判断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的桥梁,不是独立要件。由此便可以得出结论:这个行为具有法益侵害性。但是这个结论并不是最终的结论,如果存在一些阻却事由(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被害人承诺等)的话便又可以排除行为的法益侵害性。
(2)主观(责任)阶层
一个行为人如果具有犯罪的故意或过失,就表明其有主观罪过性,但这也并非是最终的结论,若存在一些阻却事由(如责任年龄、责任能力、违法性认识可能性等)便又可以排除主观罪过性。
【注意】,违法阶层的要素一般是客观要素(行为、结果),但也有主观要素,例如盗窃罪的“非法占有目的”,如果没有该目的,行为就没有盗窃罪的法益侵害性。责任阶层的要素一般是主观要素(故意、过失),但也有客观要素,例如责任年龄、责任能力等。
二、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
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主要包括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方面。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每一种犯罪,都必须有犯罪主体,有的犯罪是一个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数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数人。根据刑法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犯罪的,构成单位犯罪,因此,单位也可以成为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犯罪主观方面的心理状态有两种,即故意和过失。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是不同的,犯罪对象是犯罪行为所直接针对的对象,如杀人罪、伤害罪,犯罪对象是具体的被害人,而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的公民人身权利不受非法侵害的这种社会关系。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比如犯诈骗罪,犯罪人具有虚构事实、欺骗他人的行为,贩毒罪具有贩卖毒品的行为等等。
三、二阶层体系与四要件体系的对比
1、四要件的犯罪主体包括行为主体和责任年龄、责任能力;而两阶层体系中,行为王体属于客观要件,责任年龄和责任能力属于主观阻却事由。
2、四要件的认识错误包括事实认识错误和法律认识错误;而两阶层体系中,法律认识错误被转换为违法性认识可能性,置于主观阻却事由里。
3、四要件体系将正当防卫等阻却事由置于四要件体系之外;而两阶层体系将正当防卫等阻却事由置于体系内的客观阶层里。
4、四要件体系没有主观阻却事由;而两阶层体系中在主观阶层里设置了主观阻却事由。
了解更多内容,请关注甘肃豪仁律师事务所官方微信公众号,在新闻资讯栏法律知识栏查看,或者你也可以直接在手机浏览器输入 www.gs110.vip 即可直接登录官网查看。